“笔力追李杜”岑参:我出生在一个权要仕宦的家族里
发表时间:2023年04月17日浏览量:
01我是岑参,我知道大家一看到我这个名字啊,就犯了难,这到底该怎么读?这“岑”字,自古就那么一个读音,除了作为姓氏,其余的意思大多是形容山的。而这“参”就纷歧样了,居然有四个读音,为了统一大家的读法,在教科书上会标注成“深”这个读音。
也有许多文人学者经由考证研究,以为读“餐”这个音是越发合理的,但对我来说,名字读什么不重要,大家能读我的诗才最重要。因为我的诗,书写了我的人生。02我出生在一个权要仕宦的家族里。我的曾祖父,岑文本,曾经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。
我的堂伯祖父,岑长倩,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。我的堂伯父,岑羲,是唐中宗、唐睿宗时期的宰相。一家出三相,这岂非还称不上是贵族吗?可在我们家,称得上也称不上。堂伯祖父岑长倩辅佐武则天的时候,女皇的侄子妄图继续大统,而我祖父坚决不允,便被其污蔑谋反下狱致死。
伯父岑羲辅佐睿宗时,跟太平公主为一党,在玄宗上位后被灭族,直系亲属流放十余人。到了我这一代,家族荣耀一去不复返。可规复门楣的愿望,开始在我心里悄悄生根了。为此,我随着兄长一同学习,为的就是有一天,恢复我岑家满门荣耀。
我固然算是天资聪颖,再加上勤奋受苦,五岁开始念书,九岁便能赋诗作文。直到开元二十二年,我带着我的文章到了京城,原来以为可以名噪一时,可是四处献书无望,让我有点丧失信心。
怎么说呢,我连后路都想好了:“眷城阙以怀归,将欲返云林之旧游”。在《感旧赋》里我就在想,没有功名就还去云游四方吧。可这终究是一时气话,为了心中目的,我潜心学习,终于在十年后进士及第,被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,也就是皇家护卫队的军事顾问。
这简直只是个小官,可是我却异常兴奋。心想着不管多小的官,只要努力上进,就总有出头的那一日。这只是第一步而已。
03既然我这官职跟军队有关,朝中大臣众多,怎么在大臣中脱颖而出呢?我思前想后,唯有去边关立功立业,取得功名,才气打响自己的名气。就像我在《银山碛西馆》里写道:“丈夫三十未富贵,安能终日守笔砚”。
就这样,我脱离了长安,开始了我的出塞生活。一开始,我担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的掌书记,满怀信心,犹豫满志。我的这个官职,有点像是现在的秘书。
随着上司官职的升降而升降。我其实很是看好我的上司高仙芝,我知道他是真正的英雄。给他做秘书的这些年,我也风景过,只管边塞荒芜苦寒,但我仍觉的我是有出头之日的。
可事情总是和我想象的纷歧样,怛罗斯之战中唐朝大北,我的官职也丢了。驰骋战场多年,我想立功立业的理想没实现,反倒被现实一棒打回了原形。我回长安做了一个无名的小官。我固然不开心,所以在长安的这段时间,我经常借酒消愁。
跟我一样的另有不少人。高适老年老跟我说,他都五十了还在这晃晃悠悠不知道自己醒目什么。
杜甫就更别说了,穷困潦倒,空有一身的才气。我也知道,我口中的归隐,不外也是发发怨言。
一旦有时机,我还要去实现光耀家族的理想。想着想着,时机就来了。我的上司高仙芝手下其实另有一位秘书,也就是我的前辈——封常清。
高仙芝战败罢官之后,封前辈没过多久就接替了安西四镇节度使的官职,镇守边疆。我靠着老友爱,再一次随军到达边疆。
这次的时机像是救命稻草,我的斗志再次燃烧了起来,而且比第一次烧得越发猛烈了。“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。”飞沙走石,草黄马肥,大漠的风景再次泛起在我眼前。这一次,不光是我,全军将士都将为国家挥洒自己的热血。
04不知是运气居心捉弄我,还是一开始就选择错了。在我以为自己快要升职加薪的时候,安禄山起兵造反了。一时间边塞战事紧张,高仙芝和封常清配合作战也架不住胡军凶猛,节节败退。
外有追兵,内有奸臣,我的愿望在这岌岌可危的大唐山河眼前,就更难实现了。眼看着两位上司一败再败,我出头的日子又遥遥无期了。
而其时在长安认识的两位挚友呢?高适投奔肃宗,献上退敌大计,获得赏识步步高升;杜甫一路狂奔面见新皇,获得了一个八品拾遗的官职。而我呢?我也不能放过最后一次时机呀。于是,我脱离边关,有幸获得了肃宗施舍的一个右补阙的职位。
念书读了这么多年,到头来,只是一个小小的补阙。功名对我来说太重要了,我需要,我的家人需要,我的家族越发需要。这是我一生的使命,也是我一辈子的执念。永泰二年,也就是公元766年,我被任命为嘉州刺史。
到达嘉州之后,我才知道我这一生的理想终将幻灭,功名离我越来越远。这样的境遇,换做旁人或许会发狂吧。
带着光环出生,却一辈子没能实现理想,我也快疯了。05我在嘉州过完了我的晚年。在这段日子里,我经常写诗。
可我笔下没有浏览美景尤物的快乐,只有低落抑郁的叹息。终于在大历五年,也就是公元770年,我在成都的家中离世。到了最后一刻,我心里才有所释怀:“早年迷进退,晚节悟行藏。
他日能相访,嵩南旧草堂”。追念我这一生,还是隐居嵩山念书的日子最快乐了。确实,我错了,我不应给自己铐上了光宗耀祖的枷锁,我本该闲逸安乐的人生,都错付给了这个业已消灭的盛世。
岑参(约715年—约770年)生平简介:荆州江陵(有争议)人,唐代诗人,被誉为边塞派诗人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二十岁的岑参到达长安,献书求仕无成,奔走京洛,周游河朔。
天宝三载(744年),登进士第,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。天宝八载(749年),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初次出塞,满怀报国壮志,在戎马中开拓前程,但未自得。天宝十载(751年),回长安,与李白、杜甫、高适等游,深受启迪。
天宝十三载(754年),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,再次出塞,报国立功之情更切,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。安史乱起,岑参东归勤王,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。
乾元二年(759年)改任起居舍人。不满一月,贬谪虢州长史。后又任太子中允、虞部、库部郎中,出为嘉州刺史,因此人称“岑嘉州”。约大历五年(770年),岑参客死成都舍,享年约五十六岁。
代表作:《走马川行馈赠封医生出师西征》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,汉家上将西出师。
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车师西门伫献捷。
《银山碛西馆》银山碛口风似箭,铁门关西月如练。双双愁泪沾马毛,飒飒胡沙迸人面。
丈夫三十未富贵,安能终日守笔砚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冬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忽如一夜东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昏暗万里凝。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名句:1.忽如一夜东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(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)2.丈夫三十未富贵,安能终日守笔砚。(《银山碛西馆》)3.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(《走马川行馈赠出师西征 / 走马川行馈赠封医生出师西征》)人物关系:曾祖父:岑文本(唐太宗时期的宰相)祖父:岑景倩(武则天时期任麟台少监、卫州刺史等)父亲:岑植(字德茂,明经及第,官终仙、晋二州刺史)兄长:岑渭(岑植宗子,官至澄城丞)岑况(曾任单父令、湖州别驾)弟弟:岑秉(岑植四子,官至太子赞善医生)岑亚(一作岑垂,岑植五子,官至长葛丞)儿子:岑佐公朋侪:高适、杜甫参考文献:1.张海沙.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.《文学遗产》, 19982.戴伟华.论岑参边塞诗奇特气势派头形成的原因.《文学遗产》 , 19973.王勋成.岑参入仕年月及生年考.《文学遗产》,20034.任文京.论岑参边塞诗中的矛盾心态.《 河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04谢谢阅读,更多精彩内容,请连续关注“诸葛学堂”!特别声明:此文为“诸葛学堂”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文中图片泉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本文关键词:“,笔力追李杜,”,岑参,我出,生在,一个,权要,koko体育官网
本文来源:koko体育app下载-www.ershoujian.com